31.以徐志摩為代表的“新月詩派”,借鑒國外象征主義詩歌,意欲在詩歌中去處散文成分,用詩的思考方法和表現(xiàn)方法進行“純詩”的追求,提出了詩歌的“三美”主張,強調藝術上的“和諧”、“均齊”,著意于主觀情緒的客觀化,并嘗試了多種詩歌體式,為新詩盡了賦形的歷史使命。
32.魯迅是中國現(xiàn)代小說之父,他的《狂人日記》是中國現(xiàn)代小說的開山之作。魯迅的小說數(shù)量雖然不多,但他的小說集《吶喊》和《彷徨》則無可爭議地成為現(xiàn)代小說成熟的標志,顯示了文學革命和思想革命相結合的實績。
33郁達夫的抒情小說采用“自敘傳”的形式。
34.20世紀30年代,在北方,“京派”作家的創(chuàng)作非?;钴S。京派小說統(tǒng)一的審美情感是誠實、從容、寬厚,題材新鮮,結構完整,文字流麗。沈從文是京派小說的開創(chuàng)者,也是京派小說最優(yōu)秀的代表人物。他小說的價值在于他的“湘西”主題。
35.朱自清散文名作有《背影》、《荷塘月色》、《春》。
36.30年代報告文學的成熟之作是夏衍的《包身工》和宋之的《一九三六年春天在太原》
37.賈平凹及其主散文刊物《美文》最先亮出了弘揚“大散文”的旗號。
38.曹禺的《日出》以20世紀30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都市為背景,以陳白露的活動為中心,展示了當時上層社會和下層社會、“鬼”與人的兩種完全不同的生存狀態(tài)。
39《傷逝》主要人物是涓生和子君?!稅郏遣荒芡浀摹纷髡呤菑垵?注意其它作品)
41.盧梭是18世紀啟蒙文學的先驅者之一。
42.19世紀俄國最偉大的現(xiàn)實主義作家托爾斯泰的代表作有《戰(zhàn)爭與和平》、《安娜·卡列妮娜》、《復活》。
44.乾隆年間產生的《聊齋志異》和《紅樓夢》分別把文言小說和白話小說的創(chuàng)作推向頂峰。
45.通過意象化的抒情來表現(xiàn)微秒的內心感受,傳達豐富的象征內涵,已經成為新詩的一個重要表現(xiàn)形式。
46.1918年,《新青年》4卷4號上刊登了七則“隨感錄”其中六則以白話寫成,它們標志著真正意義的現(xiàn)代散文的誕生。
47.老舍曾因創(chuàng)作《龍須溝》而被授予“人民藝術家”稱號。
48.關漢卿的代表作《竇娥冤》是元雜劇中最著名的悲劇。
49.《詩經》中最具民歌特點的部分是:國風
50.話本開辟了小說創(chuàng)作的新局面,成為后世演義小說和白話小說的雛形。
51.明代文人創(chuàng)作的小說代表性作品有《三國演義》、《金瓶梅》、《水滸傳》、《西游記》等。
52.《倫語》為語錄散文。
53.“半山體”是(王安石)的風格特征。
54.每首詞都有相配和的曲調,曲調的名稱叫做“詞調”或“詞牌”。
55.18世紀,元雜劇《趙氏孤兒》曾流傳到歐洲。
56.宋元南戲和元雜劇的形成是中國戲曲藝術發(fā)展到成熟階段的重要標志。
57.杜甫被譽為“詩史”。
58.《詩經》中最具民歌特點的部分是:國風。
59.《永州八記》的作者是:柳宗元
60.《浣紗記》標志著文人傳奇的基本確立。